当前位置: > 教育 >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全文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原文

时间:2024-02-13 00:02:02人气:68编辑:用户投稿

执子之手

这句话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现代成语多运用执手偕老,形容爱情的永恒。而在种种承诺面前,爱情的承诺应是最动人心魄的了,平凡而真诚的诺言最为感人。两千四百年前的承诺至今在耳久久回荡,令人感慨岁月所难以磨灭的记忆与回答。

与子偕老全文

导语《诗经·国风·邶(bèi)风·击鼓》写于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当时卫国的公子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而诗人作为卫国的士兵,随军南征,却不得回家,而且在战场上失去了自己的战马,心中十分苦闷。

这个说法由《毛诗序》首倡,并以《左传·隐公四年》为史料依据。

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赏析《诗经·国风·邶风·击鼓》是一首反映战争的诗歌,表达了一位远征异国、久戍不归的士兵对战争的怨恨和对家人的思念。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这两句描写了战场上的场景,鼓声震天,士兵奋勇杀敌。

镗是鼓声的象声词,踊跃是形容士兵的激昂状态。

用兵一词,既指使用武器,也指从军征战。

这句话表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这两句转换了视角,从战场转到了国内。

土国是指卫国的都城楚丘,城漕是指卫国的另一个城市漕邑。

这两个地方都是卫国迁徙后所建的城市,因为卫国曾经被狄人所灭,后来才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恢复。

这里说土国城漕,就是指卫国的人民在国内修筑城池,以防外敌。

我独南行,就是说诗人作为一名士兵,只有自己奔赴南方的战场,没有回家的机会。

这此处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无奈。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这两句说明了诗人参加的是哪一场战争。

孙子仲是卫国的将领公孙文仲,他曾经率领卫军联合宋、陈、蔡四国伐郑,也曾经救援陈国抵抗宋国的进攻。

平陈与宋,就是说协助陈国和宋国和解,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

这里的平字,有和谐、调和的意思。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目的和意义的质疑和不解。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渴望。

不我以归,就是说不让我回家,有家难归。

忧心有忡,就是说心中忧愁不安。

忡是形容心跳得厉害的样子,也可以引申为惊恐、悲伤等情绪。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这两句询问自己和自己的战马分别在哪里。

爰是一个发声词,相当于“于是”、“那么”。

居和处都是指住所、位置。

丧是失去、丢失的意思。

马在古代是士兵的重要伙伴和交通工具,也是军功的象征。

这里说爰丧其马,就是说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坐骑,也暗示了自己身陷困境、难以脱身。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困惑和无助。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这两句是一问一答,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于以是“用什么”的意思,求之是寻找它的意思。

于林之下,就是说在山林里。

这里的林,有隐喻的意味,指的是战场上的危险和死亡。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和自己的战马的命运的悲哀和无奈。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这一句回忆了诗人与自己的爱人分别时的誓言。

死生契阔,就是说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契是合一、相合的意思,阔是分离、离别的意思。

与子成说,就是说和你立下了约定。

子是对爱人的亲昵称呼,成说是成立誓约的意思。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和忠贞。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两句继续回忆了诗人与自己的爱人分别时的情景。

执子之手,就是说握着你的手。

与子偕老,就是说和你一起白头偕老。

偕老是共同变老的意思,也是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温柔和眷恋。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自己的爱人相隔太久、再难相见的悲叹。

于嗟是感叹词,相当于“唉”、“哎”。

阔是远离、分开的意思。

不我活,就是说不能和我相会、相见。

活是会见、相聚的意思,也可以写作“佸”。

兮是语气词,表示感情的强烈。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想念和哀怨。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自己的爱人相隔太远、难以实现誓言的悲叹。

于嗟同上。

洵是真实、确实的意思,也可以写作“远”。

不我信,就是说不能实现我对你的信誓。

信是信守、履行的意思,也可以写作“伸”。

兮同上。

此处表现了诗人对爱人的遗憾和无奈。

总结《诗经·国风·邶风·击鼓》是一首古代的战争诗歌,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士兵对战争的怨恨和对家人的思念。

诗人以鲜明的对比,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爱人的忠贞和渴望。

诗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真实和朴素。

这首诗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文关怀和反战意义的作品之一。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cc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显示全部

收起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文章排行 | 滇ICP备2023006777号 | 网站地图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