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母婴 > 

1987大兴安岭火灾,1987年漠河特大火灾

时间:2024-05-14 08:46:01人气:84编辑:用户投稿

1987年漠河特大火灾

在1987年的黑龙江,一场大火夺走了两百余人的生命,拆散了无数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

5.8万人,28个日夜,1.7万平方千米,101万公顷,891公里,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对于这场火灾最真实的记录。

大火连天,风沙当中也夹杂着熊熊烈火。

全国各地投入到这一场和火的对抗当中,物资也纷纷进入黑龙江受灾最严重的两个地区。

大火随着风一直蔓延到了国境线以外的俄罗斯境内。

在当时,为了将这条蔓延万里的火带截断,中国军民齐心协力用手挖出了一条隔离带,将大火成功地扑灭阻拦。

大兴安岭第一次起火1987年,大兴安岭以北的贝加尔湖迎来了属于它的暖脊时刻。

也就是说,在暖脊高压下的贝加尔湖上空,空气无法流通,温暖的空气在这一片区域循环,形成了高温区。

高温区的温度不断地攀升,温度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便产生了焚风效应。

干热的风一路南下进入了中国的大兴安岭地区。

五月份,大兴安岭的气温不断上升,同时贝加尔湖所形成的一个高温区域也向大兴安岭持续推进,很快大兴安岭也成为了一个干燥且易燃的区域,树木易燃,火灾在这个时候便成为了林区必须要注意的一个事项。

1987年5月6日这一天,几位林场工人和以前一样在林场内巡视,在看护林场时他们发现林场当中有些灌木丛需要处理,于是在河湾林场和古莲林场的几位林场工人,便拿出了割灌机开始对林场当中的灌木丛进行清理。

林场规定,割灌机不适合长时间的工作,并且在割灌机工作是周围不允许有易燃的杂物。

但是林场的工人忽略了这一点,割灌机长时间的工作,很快就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割灌机的发电装置开始发热。

恰好这个时候的林场属于一个干燥的状态,发烫的割灌机遇上干燥的草木,一场大火也在慢慢地向林场工人袭来。

除了在林场内部对于割灌机的不恰当之外,林场工人对于规定的无视也让这场大火来得更加猛烈。

几位林场的工人,在连续工作后停了下来,他们拿出了烟,抽了几根,并且这几位林场工人并未对烟头进行任何的处理就直接丢弃在林场之中。

错误地使用割灌机,导致割灌机发热和杂草接触后开始冒出点点星火,再加之没有熄灭的烟头和干燥的杂草接触,正是这两点原因酿出了一场悲剧。

一开始只是一点点的火星,但是火星伴随着风移动,最终在这两个林场出现了一场大火。

明火开始涌向河湾林场,古莲林场,并蔓延至兴安林场,依西林场和盘古林场,一时间五大林场成为了火海。

林场火势燃烧之迅速,让所有的工人都措手不及,随后他们也很快速地投入了林场的救火当中。

经过两天的救援,林场的明火已经被熄灭,但是这个时候正处于夏初时分,此时从西北方向刮来了一阵八级的大风让漠河县的人们陷入了危险当中。

第二次起火蔓延千里5月7日位于漠河县的五大林场,第一次的明火刚被扑灭不久,一场大风从西北方向,向大兴安岭区域袭来。

顷刻之间五大林场被扑灭的明火,再次燃起,因为大风的肆虐不仅仅是这些林场被大火吞噬,火焰也开始慢慢地向漠河县的居民点蔓延。

在林场当中,大风呼啸而过,龙卷风将火势卷上林场的上空,高耸的树木被龙卷风携带的火星点燃,从上而下,一棵挺拔的树木在被火吞噬后又被狂风折断,倒在地上点燃地上的灌木丛。

灌木丛当中的火随着风一片连着一片,很快林场内几乎所有的区域都被明火覆盖,这个时候,灭火就已经变得棘手了。

大火形成后的短短几个小时,漠河县的西林吉镇成为一片火海,一条巨大的火线形成,巨大的火线像是一只从林间走出来的巨大野兽,它妄图在这个时候吞噬掉这个区域的所有事物。

没过多久,漠河县的其他小镇也被烈火包围,居民也开始从火灾区域撤出。

这场大火将漠河县,塔河县的大部分区域都变成了灾区。

面对危险,我们总能在这当中看见挺身而出的身影。

在这场大火灾害当中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身影。

漠河县的西林吉镇有一个油库,里面有包括柴油汽油在内的1300吨的油料,以及30多个油罐。

这么多的油料一旦遇上明火,会出现的情况可想而知,不仅仅是一个小镇会全部埋葬在火海之中,如果一旦油库爆炸,整个漠河县都会成为灰烬。

为了守住北油库的安全,原本已经下班了的13名油库工作人员原本可以和居民们一起撤离,但他们选择逆行而上,留在油库,为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一份保障。

经理张志奎,副经理张庆田,以及十名员工分成两个队伍。

分别从内外两个方向对工厂内的油料进行保护。

经理张志奎带着几名工人从油库的内部开始,对装有油料的油罐以及仓库进行物理降温。

副经理张庆田带着剩下的几名员工,对油库的外围进行清理,并且对仓库外围进行降温。

将所有的明火都扑灭,十几名员工他们也开始用灭火器,用水,到后来开始用布,用衣服,用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将油库周围的火势控制住了。

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十三个人是用了怎样的方法在十几个小时就将大火成功控制住了,我们或许也无法去体会他们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但正是因为这十三名油库工作人员的坚守,给漠河县西林吉镇的人民创造了有利的疏散通道,并且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才让这一次的火灾没有再造成更加难以预料的后果。

同样和这十三名工人一样坚守在岗位的还有,漠河县第二中学的书记李明久,他为了学校的学生能够活下来一直在组织学生疏散逃离火灾区域,但他却忘记了自己的家已经被烈火吞噬,在大火当中还有他没来得及逃离的女儿。

在这样的灾难当中,挺身而出的人众多,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小家顾大家。

还有这样一批人更值得我们去铭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者说人们更喜欢称呼他们为“人民子弟兵”。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中国人们总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时候冲在前方的永远都是人民子弟兵们。

在得知大兴安岭的火灾情况后,黑龙江省迅速派出解放军去往前线扑灭火势救助灾民。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消防官兵等等,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前线数以万计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出发。

据后来统计在灾区前线的一共有五万余人,在这当中有12位将军亲赴前线指挥灭火。

吴长富便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吴长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区的师长,他在第一时间和自己的部队赶往了前线,并且主持前线灭火的任务。

熊熊烈火,绵延了数百公里,仅仅依靠人力根本就无法将这样一条火线扑灭。

火势不断壮大,一开始只是在大兴安岭境内燃烧,渐渐地开始向内蒙古的自然林区和保护区蔓延,随后便又开始越过国境线继续燃烧。

这样的一场大火,该如何扑灭考验着前来扑灭这场大火的所有人。

这个时候的师长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既然火线是以线的方式展开的,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线的方式将它隔断。

一开始的将士们提出用火烧出一条隔离带,将火势控制住,但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兴安岭不仅仅存在火,更致命的是大兴安岭境内的风。

狂风不断,用火也许会更加的危险,在经过谨慎地思考过后,终于决定通过挖掘隔离带的方式,将这条火线隔断。

方案确定,官兵们开始行动,后来人们才发现,挖掘隔离带的不仅仅有来自军区的将士们,更有来自漠河塔河等县市的干部,人民。

他们和官兵们一起为自己的家乡挖掘出一条生命通道。

随着隔离带的挖掘,中央也在第一时间利用飞机穿过着火的大兴安岭,向官兵们投送物资,并且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配合着隔离带一起,对这场大火进行扑灭。

人工降雨在有序推进,铁路上也从来没有停止运输。

在当时,漠河地区的交通运输还不是很发达,公路铁路的修建也只有寥寥数条,而在边境的县市当中,铁路更是少。

通往漠河县的铁路也只有一条,但是这条铁路线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黑龙江漠河县,塔河县。

不间断递送的物资,保证了灾区人民的生活,来自全国上下29个省市的数百万资金,六百多万粮票彰显了中国人民之间的守望相助。

经过28个日夜的无休无眠,长达891公里的防火隔离带完成,难以想象的是,这条隔离带是5.8万军民徒手挖出来的。

28天后,这场烧过国境线的大火终于被扑灭,火灾现场满目疮痍,被烧焦的人保持着逃跑时的模样。

”后来,我们才知道前往前线救火的官兵们并没有带足够的干粮,他们说:“原本以为这么多人一起,这场大火,几天之内就可以扑灭,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场大火远比想象的要艰难,隔离带的挖掘要经过荒无人烟的地方,那里的情况没有人知道。

”在那个时候,是官兵将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身体力行地告诉着我们“逆行者”如何书写,告诉着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何诠释。

在这样的一场大火过后,我们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同样我们也开始反思火灾的起因。

一个小小的烟头,一次失误的操作,所酿成的错误却用了211人的生命偿还。

人与自然的相处是我们一直要探索的,“爱人者,人恒爱之”这个道理放在与自然的相处当中依旧适用。

现在,我们去到漠河县的林区内,在1987年火灾发生的地方赫然屹立着一块石碑,这块石头的背后代表着逆行的官兵,人民,代表着无数为这场大火付出的人。

在中国,从来不缺逆行者,是1987年火灾中的“他们”,也是2020年疫情当中的“他们”,同样也可以是你我当中的任何一个。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cc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显示全部

收起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文章排行 | 滇ICP备2023006777号 | 网站地图

统计代码